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调查研究

  • 北京市三级医院已婚女护士时间管理倾向、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王英蕊;张国胜;李莉;吕秋影;张霞;

    目的 调查三级医院已婚女护士时间管理倾向、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的现状,分析职业紧张在时间管理倾向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2023年11月—2024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中国职业紧张反应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北京市5家三级医院380名已婚女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各量表得分间的相关性;使用AMOS 24.0软件构建、验证职业紧张在时间管理倾向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假设模型,用偏差校正bootstrap检验法对中介效应的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54份,有效回收率为93.15%。已婚女护士时间管理倾向得分为(149.44±28.80)分,职业紧张得分为(38.89±9.36)分,睡眠质量得分为(13.04±3.75)分。年龄大、护龄长、受教育程度高、身体健康状况好、加班时间短、有编制、无子女、不轮值夜班的已婚护士的时间管理倾向得分较高,职业紧张和睡眠质量得分较低(均P <0.05)。时间管理倾向得分与职业紧张、睡眠质量得分呈负相关(r=-0.587、-0.675,均P <0.01),职业紧张得分与睡眠质量得分呈正相关(r=0.682,P <0.01)。职业紧张在时间管理倾向与睡眠质量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234,占总效应的38.6%。结论 北京市三级医院已婚女护士的睡眠质量较差。时间管理倾向可直接影响其睡眠质量,还可通过职业紧张间接影响睡眠质量。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已婚女护士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降低其职业紧张感,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

    2025年01期 v.4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临床护士组织支持感、心理弹性与替代性创伤的关系研究

    王宁;徐江华;

    目的 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临床护士的组织支持感、心理弹性和替代性创伤间的关系,以期为此类事件中的护士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0—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北省某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参与疫情防控的一线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支持感量表》、简版《心理弹性量表》《灾难救助者替代性创伤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AMOS 23.0软件构建、验证心理弹性在组织支持感与替代性创伤之间的中介假设模型,用偏差校正bootstrap检验法对中介效应的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 共调查220人,回收有效问卷201份,有效回收率9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临床护士替代性创伤得分为(71.76±21.64)分,组织支持感得分为(50.54±11.38)分,心理弹性得分为(27.35±8.03)分。组织支持感得分与心理弹性得分呈正相关(r=0.539,P <0.01),心理弹性得分与替代性创伤得分呈负相关(r=-0.582,P <0.01),组织支持感得分与替代性创伤得分呈负相关(r=-0.429,P <0.01)。心理弹性在组织支持感与替代性创伤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285,占总效应的65.2%。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临床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创伤。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增强临床护士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弹性,积极预防或缓解替代性创伤。

    2025年01期 v.43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南通市三级综合医院网约护士内卷感知与岗位胜任力的相关性研究

    景金凤;赵青;杨红生;王凤;

    目的 调查网约护士的内卷感知、岗位胜任力现状,探究两者的相关性,为提升网约护士岗位胜任力提供依据。方法 2024年2—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以一般资料问卷、《内卷感知测量问卷》《网约护士胜任力问卷》对南通市3家三级综合公立医院的233名网约护士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网约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相关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18份,有效回收率为93.6%。218名网约护士的内卷感知得分为(71.23±10.02)分,其中学历高、工作年限长、合同制聘用方式、曾与患者或家属发生过纠纷、有专科注册资格的网约护士的内卷感知得分更高(均P <0.05)。218名网约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总分为(155.63±34.1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大学专科学历者,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网约护士岗位胜任力得分提高3.056分(P <0.05);相比无专科护士资质者,有专科资质的网约护士岗位胜任力得分提高4.003分(P <0.05);相比参加专业培训<3次者,培训超过5次的网约护士岗位胜任力得分提高0.278分(P <0.05);相比每月上门服务频次<5次者,服务频次> 10次的网约护士岗位胜任力得分提高5.319分(P <0.05);内卷感知是网约护士岗位胜任力的负向预测因素,内卷感知得分每提高1分,其岗位胜任力得分降低3.042分(P <0.05)。结论 南通市网约护士内卷水平较高,其岗位胜任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内卷感知对网约护士岗位胜任力有负面影响。应关注网约护士的工作状态,采取积极措施疏解其心理压力,注重网约护士的业务培训,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2025年01期 v.43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疾病感知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曾晓丽;李静芝;邱新香;王美昌;

    目的 调查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疾病感知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升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和技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广州市某职业病医院住院治疗的240例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呼吸困难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对尘肺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建立广义线性模型,分析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疾病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 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疾病感知总均分为(47.48±11.23)分;相比常模,其疾病感知总分及其认知维度、情绪维度得分均较高,理解能力维度得分较低。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无呼吸困难的尘肺病患者,呼吸困难为1~4级的尘肺病患者疾病感知总分更高(β=1.66~2.79,均P <0.05);相较于壹期的患者,处于贰期(β=4.41)和叁期(β=3.38)患者的疾病感知总分更高(均P <0.05);相较于弥散功能正常的尘肺病患者,弥散功能受限的患者疾病感知总分更高(β=0.98~3.26,均P <0.05);相较于小气道功能正常的尘肺病患者,小气道功能受限的患者疾病感知总分更高(β=1.45~1.96,均P <0.05)。总体而言,各因素对各维度得分影响如下:呼吸困难程度越高、疾病期别越高、患病时间越长、小气道功能受限程度越高的患者认知维度得分越高(β=1.79~14.57,均P <0.05);呼吸困难程度越高、疾病期别越高、弥散功能越受限的患者情绪维度得分越高(β=0.98~4.41,均P <0.05);患病时间越长、弥散功能越受限、年龄越大,患者的理解维度得分越低(β=-1.70~-0.87,均P <0.05)。结论 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疾病感知状况处于较高水平,可能是由于呼吸困难及肺功能障碍导致的身体不适、生活质量下降以及负性情绪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特别关注肺功能差、病程长、文化程度低的患者,针对其特点给予相应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正确的认识,减轻其对疾病的恐惧意识,促进患者康复。

    2025年01期 v.43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南京市尘肺病患者直接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汤玉华;季晓庆;董秋;

    目的 描述南京市尘肺病患者2019年直接经济负担,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19年南京市尘肺病随访基线资料对1 290名尘肺病患者当年的直接经济负担(住院费用、门诊费用、总费用)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结果 1 290名尘肺病患者初次诊断年龄中位数(第25、75百分位数)为50(45,56)岁,接害工龄为24(18,29)年;人均住院费用为1.44(0.81,3.30)万元,人均门诊费用为1.54(0.60,5.49)万元,人均总费用为2.13(0.87,6.27)万元。多因素分析显示,尘肺患者的门诊费用、总费用与患者初诊年龄、接尘工龄、尘肺病期别存在关联。从门诊费用上来看,相比水泥尘肺患者,矽肺、煤工尘肺、其他类型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患者的门诊费用分别增加0.854万、1.258万、0.805万、0.633万、0.857万元(以对数转换后数值计);贰、叁期患者门诊费用比壹期增加0.380万元(P <0.01);初诊年龄每增加1岁,门诊费用增加0.011万元(P <0.05),接害工龄每增加1年,门诊费用增加0.014万元(P <0.01)。从总费用上看,相比水泥尘肺患者,矽肺、煤工尘肺、其他类型尘肺、铸工尘肺患者的门诊费用分别增加0.630万、0.940万、0.553万、0.628万元(以对数转换后数值计);贰、叁期患者总费用比壹期增加0.432万元(P <0.01);初诊年龄每增加1岁,总费用增加0.018万元(P <0.01),接害工龄每增加1年,总费用增加0.010万元(P <0.05)。结论 人均门诊费用、住院费用、总费用均处在较高的水平,煤工尘肺患者的经济损失问题较为突出,较高初诊年龄、接尘工龄、尘肺期别的患者会带来更高的直接经济负担。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尘肺病患者救治的力度,保障尘肺病患者的权益,最大程度减轻尘肺病患者的医疗负担。

    2025年01期 v.43 27-3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安徽省十大重点行业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谢巧妹;胡琼;胡迅嘉;谢继安;查晚生;钱芳;陈葆春;

    目的 了解安徽省重点行业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针对性地开展各类职业人群干预促进工作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6—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10大重点行业265家企业的一线劳动者进行面对面、匿名自填式网络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及职业健康素养水平。结果 调查11 691名一线劳动者,回收有效问卷11 05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59%。安徽省10大重点行业一线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素养总水平为44.94%。在职业健康法律知识、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及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4个维度上的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46.97%、72.72%、32.23%和54.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地区人群的职业健康素养水平相比城镇人群的更低(OR=0.84);少数民族职业健康素养水平相比汉族的更低(OR=0.62);30~49岁人群的职业健康素养水平相比<30岁人群的更高(OR=1.16);相比工龄<5年者,工龄5~14年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更高(OR=1.22),而≥25年的劳动者更低(OR=0.70);相比小学及以下学历者,初中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更高(OR=1.27~3.01);相比月收入少于3 000元者,月收入水平> 3 000元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更高(OR=2.08~3.14);每周工时41~48 h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素养水平相比每周工时≤40 h劳动者的更高(OR=1.29、1.49);相比不足20人企业,用人单位规模更大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更高(OR=2.45~3.2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安徽省各重点行业一线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整体不高,职业健康保护技能缺失。第二产业小微企业及第三产业所选重点行业劳动者,农村地区、少数民族、低文化、低收入、高年龄、每周工时长的一线劳动者,是今后进行安徽省职业健康素养水平提升的重点人群。应根据企业、人群特征等积极探索适宜的干预方式和策略,开展职业健康素养提升工作。

    2025年01期 v.43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南通市企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沙磊;刘海琴;宋琳萍;韩磊;

    目的 了解南通市企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occupational health literacy,OHL)水平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劳动者OHL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4年1—5月,抽取南通市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3 500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劳动者OHL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因素对职业健康素养的影响。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988份,有效回收率为85.37%。被调查的劳动者中OHL水平为68.67%。4个维度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82.6%)、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76.2%)、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65.4%)、职业健康法律知识(5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相比,中专/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劳动者的OHL水平较高,OR值分别为5.694(95%CI:2.175~14.906)和29.105(95%CI:6.752~25.462);私营企业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者OHL水平低于外商投资企业,OR值分别为0.133(95%CI:0.047~0.380)和0.078(95%CI:0.019~0.325);相较于微型企业,大型企业劳动者具备更高的OHL水平,OR值为5.625(95%CI:1.686~18.763)。结论 南通市劳动者OHL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工作力度,加强对小微企业、私营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劳动者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者的培训,尤其是有关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及职业健康法律知识的培训。

    2025年01期 v.43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对尘肺病全肺灌洗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刘超;陈育全;赵亚娟;敖正;熊璐;孙玉琦;

    目的 评价尘肺病全肺灌洗患者采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volume guaranteed,PCV-VG)模式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3年9月行全肺灌洗(whole-lung lavage,WLL)的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当时治疗时采用的通气方式不同分为两组:PCV-VG组和容量控制通气(volumecontrolled ventilation,VCV)模式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抽取3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单肺PCV-VG、VCV模式机械通气下实施全肺灌洗并复苏。采集患者入院后(T_0)、灌洗前(T_1)、灌洗结束(T_2)、复苏早期30 min(T_3)、复苏后期60 min(T_4)、术后第1个24 h(T_5)、术后第二个24 h(T_6)、术后第3个24 h(T_7)的桡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包括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_2)、乳酸(LAC)水平,以及T_1、T_2、T_3、T_4阶段的气道峰压(P_(peak))、气道平台压(P_(plat))、动态肺顺应性(C_(ldyn))及驱动压(DP)等数据,分析比较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尘肺病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V-VG组与VCV组各指标在各时间点比较的结果如下:在T_1时间点,两组血气分析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_2时间点,PCV-VG组PaCO_2低于VCV组(均P <0.05);T_3时间点,PCV-VG组PaO_2高于VCV组,PaCO_2低于VCV组(均P <0.05);T_4时间点,PCV-VG组PaO_2高于VCV组,PaCO_2、PA-aDO_2、LAC低于VCV组(均P <0.05);T_6时间点,PCV-VG组PA-aDO_2、LAC低于VCV组(均P <0.05);T_7时间点,PCV-VG组PaCO_2低于VCV组(P <0.05)。在T_1时间点,两组呼吸力学各项参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_2、T_3、T_4时间点,PCV-VG组P_(peak)、P_(plat)较低(P <0.01),C_(ldyn)较高(P <0.05);在T_3时间点,PCV-VG组DP较低(P <0.01)。结论 与VCV模式比较,PCV-VG模式可以降低患者气道压力和呼吸机驱动压,提高肺顺应性,维持良好的氧供应,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保护。

    2025年01期 v.43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北京市77座加油站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陈明凤;孙梦源;别凤赛;宋素荣;

    目的 了解加油站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现状,为制定相关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北京市77座加油站负责加油与卸油的一线作业人员709人为暴露组,3家事业单位的512名工作人员为对照组;收集2021年加油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以及两组劳动者的一般信息和在岗期间体检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加油站作业场所苯、甲苯、二甲苯、汽油和正乙烷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暴露组中男性383人(占54.02%)、女性326人(占45.98%),年龄18~59岁、平均(38.38±7.58)岁;接害工龄中位数(M)及第25、75百分位数(P_(25),P_(75))为4.0(3.0,11.0)。职业健康检查指标中暴露组肝脾B超异常检出率(39.92%)最高,主要为脂肪肝(33.85%,240/709);其次是尿常规(36.11%)。暴露组肝脾B超、尿常规、心电图、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接害工龄≤4年者相比,接害工龄> 4年的加油站作业人员肝脾B超异常风险升高(OR=1.63,95%CI:1.17~2.27),空腹血糖异常风险也升高(OR=1.84,95%CI:1.08~3.14);与男性相比,女性加油站作业人员尿常规异常风险增加(OR=2.87,95%CI:2.05~4.01),心电图异常风险增加(OR=1.55,95%CI:1.10~2.20),而空腹血糖异常风险下降(OR=0.45,95%CI:0.27~0.76);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加油站作业人员各项指标异常检出率较高,随着工龄的增加,肝脏与空腹血糖异常情况增加,应加强加油站职业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

    2025年01期 v.43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上海市某区涉矽作业场所综合干预效果评估

    万宽;汤叶花;张唯一;潘海瑛;

    目的 评估监测-干预-评估模式在矽尘作业场所中应用的效果,以期为相关作业场所的粉尘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2023年,将上海市某区内19家涉及矽尘作业的企业纳入监测-干预-评估模式管理,通过为期1年的综合干预,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矽尘浓度变化;同时调查企业在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相关管理制度落实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 应用监测-干预-评估模式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矽尘浓度明显下降,检测点合格率从62.12%(41/66)提升至83.33%(55/66)(P <0.01);接尘工人的职业卫生培训参与率和职业健康检查的参与率分别从干预前的81.18%(591/728)、83.68%(609/728)提升至干预后的98.30%(751/764)、99.48%(760/764)(均P <0.001);企业职业卫生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组织职业健康检查、防尘设施有效运行管理、工人能正确佩戴防尘口罩的企业占比从干预前的68.42%(13家)、47.37%(9家)、63.16%(12家)提升至干预后的100%(19家)、89.47%(17家)、97.47%(18家)(均P <0.05)。结论 实施监测-干预-评估模式能有效提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状况,改善矽尘作业场所的作业环境。

    2025年01期 v.43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2006—2023年上海市某区职业病发病情况与趋势分析

    孔楚超;宋方舟;刘诗旋;王夏阳;蒋元强;江松;尹艳;

    目的 掌握2006—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职业病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松江区职业病报告数据,使用Excel 2024和SPSS 27.0.1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6—2023年松江区报告职业病8类28种共390例,前三位为职业性化学中毒(占25.90%),尘肺病(占25.3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占22.82%)。尘肺病、职业性化学中毒和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病例数均呈下降趋势,而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发病病例数呈缓慢上升趋势。报告的职业病病例中,男性327例(占83.85%),女性63例(占16.15%);发病年龄中位数(第25、75百分位数)为40(31,48)岁,主要分布在40~49岁(占30.51%)和30~39岁(占28.97%);发病工龄为5(2,10)年。病例所在企业规模以小、微型为主(占60.00%);经济类型主要分布于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均占43.33%);行业类型主要为通用设备制造业(占23.59%),金属制品业(占11.28%)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9.23%)。结论 2006—2023年松江区职业病发病呈下降趋势,职业病谱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应适时调整职业病防控策略,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注,采取综合措施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2025年01期 v.43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2012—2022年扬州市新发职业病情况分析

    李小琴;毛一扬;胡君;吴倩倩;李震;程金霞;陆盛华;

    目的 掌握扬州市职业病的发病特点、变化趋势和规律,明确职业病防控的重点,为研究制定全市的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和支撑。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22年12月扬州市新诊断的职业病病例资料,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发病年龄、工种、工龄等)、病例所在用人单位信息(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企业规模、行业类型等)以及职业病病种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2—2022年扬州市共报告新发职业病8大类28种363例,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总体呈现波浪形变化趋势。其中,男性287例(占79.06%),女性76例(占20.94%);发病年龄中位数48(43,52)岁;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92例(占52.89%)、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70例(占19.28%)、职业性化学中毒52例(占14.33%),合计占总病例的86.5%。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以职业性噪声聋为主,171例(占89.1%)。结论 扬州市新发职业病以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和职业性化学中毒为主,应加强噪声专项治理,加强对中小型私营企业的指导、帮扶和监督管理。

    2025年01期 v.43 61-64+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某市重型装备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

    张翠翠;庞立;祁影;赵亮亮;张恒东;

    目的 了解某市重型装备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掌握其基本职业卫生状况,为针对性开展重型装备行业卫生监管、制定专项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市14家重型装备企业的粉尘、毒物、噪声的监测资料并进行分析,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方法对重型装备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描述评估。结果 14家企业共有生产人员5 374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氟化氢、噪声)接害人员1 619人,76.1%的接害人员为30~<50岁,<10年工龄占76.6%,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占66.0%,焊接岗位劳动者占71.0%。不同规模、经济类型的企业职工接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以小型企业、私营企业的接害率为高。粉尘、毒物、噪声合格率分别为100%、96.4%、73.5%,噪声超标率以打磨岗位最高(占68.9%),其次为喷砂岗(占27.8%);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完成率83.3%,有4例疑似职业性噪声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整体良好,但存在“职业卫生三同时”未落实、申报不及时或欠规范、合同告知欠规范、培训学时不够等现象。结论 重型装备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有待加强,监管部门应实施针对性监管,对焊接、打磨、喷砂、喷涂等重点岗位,以及受限空间作业开展职业卫生专项检查与治理。

    2025年01期 v.43 65-6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医疗护理员人文关怀素养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王芳;李垚;刘倩;步国敏;姜妍;张琳;刘菲;朱晓萍;

    目的 深入了解多方利益相关者对医疗护理员人文关怀服务的体验感受及需求,为医疗护理员人文关怀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上海市4所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护理员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资料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获得访谈对象18名,其中医护人员6名,护理员管理者5名,患者及家属7名。提炼出2个主题:人文关怀素养的体验与感受和人文关怀素养的需求。在体验与感受方面提炼出关怀相互共同获益、关怀体验感一般、缺乏人文关怀敏感性、工作负荷重等5个亚主题;需求方面提炼出适时适度主动沟通、加强社会网络支持、完善人文关怀督导路径、联合建立可行管理模式等4个亚主题。结论 我国当前的医院护理员人文关怀素养整体水平较低,护理员缺乏人文关怀服务理念。管理者应重视护理员人文关怀素养的培养与管理,提高其人文关怀素养,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照护服务。

    2025年01期 v.43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信息动态

  • 《公众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指南》发布

    <正>近期,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公众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指南》,对高温热浪,低温寒潮,台风、洪涝等气候变化提出了公众健康防护措施建议。其中低温寒潮的完整防护措施见表1。

    2025年01期 v.43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应急管理

  • 核应急医学救援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张海宇;李燕;肖光红;潘室容;郝珏;林元杰;易涛;杜娟;

    目的 构建核应急医学救援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人员在此领域的专业能力培养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回顾文献、半结构式访谈基础上,初步草拟核应急医学救援护理人员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并于2024年1—3月开展德尔菲专家函询。经过多轮讨论与修订,形成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版本,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精确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核应急医学救援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以及58项三级指标。一级指标按照权重由高到低排序为专业能力(权重0.490 5)、个人素养(权重0.311 9)、核应急知识(权重0.197 6)。二级指标按照组合权重由高到低排序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权重0.162 1)、防护能力(权重0.162 1)、思想素养(权重0.156 0)、身心素养(权重0.156 0)、专业知识(权重0.131 7)、基础知识(权重0.065 9)、去污洗消及废物处理能力(权重0.063 9)、管理能力(权重0.054 0)、心理干预能力(0.048 3)。三级指标组合权重排名前三的为服从与责任意识(权重0.053 4)、强烈的安全意识(权重0.051 4)、正确穿戴各类防护用品(权重0.049 1)。结论 该指标体系具备科学的理论支撑,对核应急医学救援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进行了全面界定,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未来护理人员在此领域的专业能力培养与评估提供有益的指导与支持。

    2025年01期 v.43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生物安全应急救援护理人员胜任力特征要素质性研究

    武靖;吾超;贺世喆;张银娟;蒋玮;郎红娟;

    目的 探讨生物安全应急救援护理人员的胜任力特征要素,为完善应急救援力量组织管理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基于胜任力理论及危机生命周期理论设计访谈提纲,对参与过生物安全应急救援或演训的一线护士、护理管理者、卫勤基地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生物安全应急救援护理人员胜任力特征要素共包含3个主题及10个亚主题:从业背景(个人背景、应急救援/演训经历、职业发展能力)、生物安全专业能力(危机前预防能力、危机初准备能力、危机中应对能力、危机后恢复能力)、个人特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结论 深度挖掘了生物安全应急救援护理人员的胜任特征,可为生物安全应急救援人员遴选提供参考,进而推动生物安全应急管理建设。

    2025年01期 v.43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改进聚类法的化工企业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研究

    王陆阳;和杰花;毕明丽;王晓舜;张晓军;丁晓文;

    目的 探究改进聚类法在化工企业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问题上的有效性。方法 以某地规划建设的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现有聚类方法(K-medoids聚类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RK-medoids方法,运用该方法确定厂区内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地点,并与现有聚类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共识别厂区主要风险18种,涉及粉尘和化学毒物、机械伤害、异常高低温等。具体风险点共计27个,其中最大风险等级为4级。“手肘法则”确定风险点的聚类个数为3。与传统K-medoids法相比,RK-medoids法计算出的3个风险点聚类中心略有不同,各风险点至3个应急物资储备库总距离从16.975 km下降至16.083 km,降幅5.2%;高风险点到3个应急物资储备总距离从9.463 km降低至8.970 km,降幅5.2%,有利于事故发生后进行快速应急救援。结论 RK-medoids算法操作简单,计算速度快,适用于新建化工企业设计阶段,可为解决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1期 v.43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文献分析

  • 敌草快急性中毒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李广珍;苏艺伟;方文馨;刘移民;唐侍豪;王致;

    目的 探讨与敌草快(diquat,DQ)急性中毒患者预后有关的影响因素,为辨别预测效能高、可靠性稳定的预后指标,合理诊疗急性DQ中毒患者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以“敌草快”“中毒”“危险因素”“预后”“影响因素”等中文及相应的英文检索词为主题词或自由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术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截至2024年1月1日收录的相关文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提取数据资料,并评价文献的质量;应用R软件,对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 初步检索到759篇文献,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2篇,中文文献9篇,均来自中国,且均为高质量文献。纳入759例急性DQ中毒患者,其中死亡组296例,存活组463例。依据加尔布雷斯图结果、敏感性分析结果,剔除异质性(I2> 80%)较大的变量后,提取到影响预后的潜在危险因素(变量)17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有15个指标水平的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高于存活组(均P <0.05),依次:DQ摄入量(MD=115.46 mL)、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MD=5.1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评分(SIRS评分)(MD=1.06)、血乳酸值(Lac)(MD=0.86)、降钙素原(PCT)(MD=0.09)、C反应蛋白(CRP)(MD=5.35)、谷丙转氨酶(ALT)(MD=38.90)、尿素(Urea)(MD=2.18)、肌酐(Scr)(MD=32.61)、肌酸激酶(CK)(MD=110.3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MD=14.66)、脑力钠肽前体(NT-proBNP)(MD=3.18)、总胆红素(TBIL)(MD=1.97)、乳酸脱氢酶(LDH)(MD=108.43)以及白细胞计数(WBC)(MD=4.82);另外,DQ摄入量> 60 mL、尿液中DQ浓度> 30μg/L的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分别提高至31.04、8.58倍(P <0.05)。结论 可依据多个临床指标高效地辨别DQ急性中毒患者预后,且有较好的准确性。

    2025年01期 v.43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iteSpace的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刘林峰;马文莲;张文;曹俊;王红艳;梁小利;蒋欢;

    目的 分析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全面探究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为降低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4年12月关于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相关研究,并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研究文献的发文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经整理后共纳入570篇文献。关于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文献最早发表于2004年,2008年以后逐渐增多,大部分年份发文量均在20篇以上,2016、2019年达到高峰,均有47篇。共出现493位作者,11位作者发文量≥5篇,共涉及388个发文单位,10个单位发文量≥5篇。共提取311个关键词,其中横向暴力、精神科、影响因素、急诊科、质性研究、急诊护士、心理暴力等是研究的热点。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研究主题领域可归纳为工作场所暴力的科室与人群、护士心理暴力、护理管理。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职业倦怠、质性研究是较新的突现词,持续至今。结论 我国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长期存在。不同地域的研究机构与团队之间应加强合作,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项目;加强对策研究,探讨并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实现减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目标。

    2025年01期 v.43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8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检测全血和尿液中草甘膦、草铵膦、敌草快和百草枯

    何宗剑;周萍;卿郅聪;朱定姬;覃利梅;宁攀良;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全血和尿液中草甘膦(glyphosate,GLY)、草铵膦(glufosinate,GLUF)、敌草快(diquat,DQ)和百草枯(paraquat,PQ)的液相色谱-质谱法。方法 取0.5 mL全血加入0.2 mL超纯水、1.5 mL乙腈,取0.5 mL尿样加入0.5 mL超纯水,涡旋、超声萃取,以含20 mmol/L乙酸铵(pH值=3.0)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经Acclaim Trinity Q1色谱柱(3 mm×100 mm×3μm)分离,质谱检测。结果 4种除草剂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范围0.001~0.087 mg/L。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2.4%~115.5%,相对标准偏差为1.3%~9.9%。结论 建立的全血和尿液中4种除草剂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中毒患者全血和尿液中GLY、GLUF、DQ、PQ的同时测定。

    2025年01期 v.43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胺类化合物

    沈菲;曹伊楠;霍宗利;李赛;吉文亮;

    目的 提出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胺类物质的方法,实现工作场所空气样品中甲胺、二甲胺、乙醇胺、乙胺的分离,且不受其他化学物质干扰,为工作场所空气中甲胺、二甲胺、乙醇胺、乙胺的测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装有0.01 mol/L硫酸溶液的多孔玻璃板吸收管采集某工作场所中的空气,过膜后直接检测。结果 使用SH-CC-3L型阳离子分析柱及其保护柱进行梯度洗脱,色谱峰分离良好,能够实现目标物和常规阳离子的有效分离;甲胺、二甲胺、乙醇胺、乙胺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05、0.007、0.015、0.006 mg/L,定量下限分别为0.017、0.023、0.050、0.020 mg/L,最低定量质量浓度分别为0.022、0.031、0.067、0.027 mg/m~3(以采样7.5 L计算);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2%~100.4%、98.6%~100.2%、95.8%~104.4%、98.9%~99.3%,精密度分别为0.2%~4.2%、0.4%~4.0%、0.3%~5.0%、0.4%~2.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可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甲胺、二甲胺、乙醇胺、乙胺的测定。

    2025年01期 v.43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七个选矿药剂产品对大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及危险性分类

    洪丽玲;张帅天;徐桐桐;

    目的 了解选矿药剂的急性经口毒性,为其安全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大鼠灌胃给药开展急性毒性试验,评估市面上不同公司生产的选矿药剂对大鼠的急性经口毒性。根据试验中动物的死亡情况,求出样品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_(50))值,根据标准比较不同产品的急性毒性级别并做出初步评价。结果 选取了市面上7种常用选矿药剂,选矿药剂1、2的LD_(50)值> 2 000 mg/kg,属于类别5;选矿药剂3的LD_(50)值在300~2 000 mg/kg的范围内,属于类别4;选矿药剂4、5、6的LD_(50)值在50~300 mg/kg的范围内,属于类别3;选矿药剂7的LD_(50)值在5~25 mg/kg的范围内,属于类别2。结论 选矿药剂有不同程度的急性经口毒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当做好安全防护。

    2025年01期 v.43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法规与标准

  •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 第5部分:制鞋作业》团体标准解读

    沈波;张晓阳;刘佩芳;许旭艳;王忠旭;贾宁;魏伟奇;陈建超;陈凤琼;刘珍兴;蒋恩霏;李晓莉;刘建华;

    T/WSJD 14.5—2024《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第5部分:制鞋作业》是为减少中国制鞋作业人员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发生,满足工效学发展与企业实际应用需要而编制的工效学预防指南。该标准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制鞋作业生产工艺、工效学危险因素与潜在的WMSDs部位、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等内容。介绍了该标准起草背景和简要的制订过程,并就标准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本标准。

    2025年01期 v.43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小睡疗法在轮班护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艳;陶艳玲;明清;李汕山;王明珠;胡思鸿;

    为了提供连续性护理,医院临床护士普遍需要轮班工作。轮班工作引起的疲劳和嗜睡会导致护士工作效能下降,出错风险增加,关注并采取小睡疗法对减轻轮班护士疲劳和嗜睡、提高护理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对小睡疗法的定义、场所、优先小睡的标准和预防睡眠惯性的方法进行概述,探讨了适宜的小睡时长、小睡的作用和阻碍小睡疗法开展的因素,以期为小睡疗法的实施提供依据。

    2025年01期 v.43 123-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镉诱导糖尿病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郭凯;匡兴亚;

    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近年来由糖尿病引发的慢性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重金属镉(cadmium,Cd)的肾毒性强,可经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并蓄积,导致肾小管和肾小球损伤,且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潜在相关性。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均表明,Cd可通过影响胰腺功能、干扰胰岛β细胞活动影响机体糖代谢过程,还可通过线粒体依赖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是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关键枢纽,p38 MAPK信号通路在Cd诱导的糖尿病肾病中作用显著,其激活可能影响细胞内蛋白表达改变、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甚至导致细胞凋亡。尽管现有研究已揭示Cd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但Cd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具体机制及其与其他器官的相互作用以及有效干预措施仍有待探索。对p38 MAPK的作用机制及其活化后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总结,以助于深入理解其在Cd诱导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5年01期 v.43 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职业人群慢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及风险管控策略探讨

    罗芷萱;周鹏;李红军;邹建芳;孙承业;俞文兰;

    慢性肝损伤及其严重后果肝癌是全球健康面临的重大挑战,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职业人群,特别是从事化工、冶炼、油漆等行业的劳动者,因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会面临更高的慢性肝损伤甚至肝癌风险。深入探究慢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对促进职业人群的肝脏健康至关重要。从职业人群慢性肝损伤的健康管理入手,探讨了慢性肝损伤的病因、职业人群慢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慢性肝损伤的健康管理及防控策略,为制定有效的肝损伤干预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以期降低职业人群慢性肝损伤和肝癌的发病率,减轻疾病负担,提高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2025年01期 v.43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稿约

    本刊编辑部;

    <正>《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创刊于1984年,系国家首批学术期刊认定通过期刊(A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被中国知网、万方、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EBSCO数据库、瑞典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OAJ)等国内外多个大型专业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本刊紧密围绕“提高职业健康水平,增强应急救援效能”的办刊宗旨,聚焦职业安全与健康、卫生应急、医学救援、化学品管理等内容,着重于介绍本领域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等,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术与管理并重、防治与救援兼顾、普及与提高统一的功能。欢迎投稿。

    2025年01期 v.43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