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专稿:新能源产业职业健康风险

  • 新能源产业工人的职业暴露与健康风险

    唐敬龙;

    <正>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擘画了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引擎,能源产业链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重塑,传统化石能源体系加速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现代能源体系全面转型。这场波澜壮阔的产业革命,在重塑经济结构、驱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产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既孕育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新挑战。

    2025年05期 v.43 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锂电池行业从业人员眼部健康风险研究进展

    胡岚岚;唐敬龙;季晓亚;张明亮;

    锂电池生产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动车、消费电子产品及储能设备中,推动了能源革命,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种物理性和化学性有害因素,可对从业人员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眼部作为接触外界物质最直接的部位之一,易受到化学性刺激、机械性损伤及光学辐射等多种危害。然而,目前关于锂电池行业从业人员眼部职业健康风险的研究较为有限。本文综述锂电池行业从业人员眼部健康风险的研究进展,探讨化学性、物理性及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其眼部健康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措施和建议,以期为锂电池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5期 v.43 560-564+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纳米磷酸铁锂职业暴露的潜在心血管健康风险

    杨乐;邓耀棠;李国樑;刘莉莉;

    纳米磷酸铁锂(NLFP)电池凭借优异的热稳定性、长循环寿命和环境友好特性,在清洁能源领域广泛应用。随着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生产过程中工人暴露于NLFP粉尘及纳米颗粒的风险日益增加,但其职业健康效应尚缺乏系统研究。NLFP生产工艺涉及锂、铁等主成分金属及掺杂元素的使用,已有证据表明,类似粒径的纳米材料以及锂、铁等金属暴露均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此外,掺杂改性引入的额外金属元素进一步加剧了复合暴露风险。本文综述NLFP的纳米特性及其生产过程中主要金属成分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健康危害,旨在为NLFP从业者的职业健康防护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建议。

    2025年05期 v.43 565-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能源产业中纳米材料的职业健康风险研究进展

    石腾;高金玲;王硕;彭晓梅;周纯舫;朱卫南;唐敬龙;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绿色、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产业迎来快速发展。纳米材料作为21世纪的前沿材料,凭借其高比表面积、多孔结构等优异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领域。现有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可通过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引发肺部炎症、氧化应激,并可能导致多器官毒性,相关从业人员因此成为职业健康高风险人群。目前,针对新能源产业中纳米材料毒性和职业健康风险的研究仍较为匮乏。为保障从业人员健康、推动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本文系统综述了纳米材料在新能源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已知的毒性效应及其潜在的职业健康风险,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旨在为企业制定科学的职业健康保护策略、合理选用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提供借鉴,保障新能源产业中纳米材料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2025年05期 v.43 570-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晶硅太阳能电池行业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健康风险研究进展

    徐诺;董阳;刘倩;邓红平;易成;胡凤霞;徐进;顾爱华;

    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复杂且涉及多环节,其从业人员不仅面临传统职业性有害因素,还可能接触多种新污染物。作为全球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和使用国,我国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健康风险研究尚不充分。本文从上游、中游及下游全产业链视角,综述了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各环节主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风险,并从有害因素识别技术、从业人员健康风险评估以及废旧晶硅太阳能电池回收等方面提出研究展望,为保障该行业从业人群的健康提供科学建议。

    2025年05期 v.43 574-578+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山东省某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共情能力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

    黄晓彤;吴鹤廷;赵金玉;王越;董惠玲;杨晓;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共情能力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在其中的作用,为提升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24年3—5月,使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潍坊市3所三甲医院中的58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心理资本量表》(PCQ-R)和《工作投入量表》(UWES-9)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各个量表得分间的相关性,并采用Process V3.3插件分析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在共情能力对工作投入的影响过程中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 获得有效问卷548份,有效回收率为93.68%。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共情能力、工作投入、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得分分别为(111.26±16.70)、(31.95±10.05)、(67.83±11.75)和(92.38±15.34)分。年龄≥40岁、工作年限≥11年、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没有夜班或夜班次数少、健康状况良好的护士的工作投入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较高,急诊、ICU科室护士的得分较低(P<0.05)。护士工作投入与共情能力、领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均呈正相关(r=0.492~0.772,P<0.05)。路径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共情能力直接影响工作投入,直接效应为0.105(95%CI值为0.058~0.152),在总效应中占40.70%;护士共情能力可以通过心理资本影响工作投入,中介效应为0.029(95%CI值为0.003~0.056),在总效应中占11.24%;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在护士共情能力影响工作投入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21(95%CI值为0.091~0.157),在总效应中占46.90%。结论 护士共情能力对工作投入具有直接影响,同时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效应影响工作投入。护理管理者可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增强护士对社会支持的感受力,积累心理资本,提升共情能力,以进一步提升工作投入水平。

    2025年05期 v.43 579-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民办中小学教师正念教学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陈翠翠;王茜;杨宇然;王海燕;

    目的 探讨民办中小学教师正念教学水平、心理资本水平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机制,为缓解民办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提供科学路径。方法 采用中文版《正念教学量表》《心理资本量表》(PCQ-24)、《中小学生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上海市和山东省的332名民办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7.0软件比较不同人员3个量表得分情况,并验证心理资本在正念教学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09份,有效回收率为93.1%。以条目均分计,民办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得分为(3.19±0.64)分,正念教学水平得分为(3.92±0.56)分,心理资本水平得分为(4.39±0.68)分。教龄6~10年组、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得分较高;教龄4~5年组、上海市教师的正念教学水平得分较高;教龄4~5年组、高中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得分较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念教学水平得分和职业倦怠程度得分呈负相关(r=-0.485 ,P<0.01),心理资本水平得分与职业倦怠程度得分呈负相关(r=-0.405,P<0.01),心理资本水平得分和正念教学水平得分呈正相关(r=0.526,P<0.01)。心理资本水平在正念教学水平和职业倦怠程度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26.37%。结论 正念教学水平可以正向预测职业倦怠程度,而正念教学能通过增强教师的心理资本使他们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建议将正念教学技能培训与心理资本开发纳入教师发展体系,协同阻断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

    2025年05期 v.43 586-590+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家庭健康水平在职场工作者工作-家庭冲突及焦虑障碍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齐笑颜;武凯璐;季美华;

    目的 探究职场工作者家庭健康、工作-家庭冲突对焦虑障碍的影响机制,为促进职场工作者心理与行为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21年中国居民心理与行为调查研究”(PBICR)开展的一项全国性横断面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21年7—9月选取120个城市的19~65岁以内的在职或无固定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冲突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家庭健康量表》开展问卷调查,用SPSS 29.0软件分析工作-家庭冲突、焦虑障碍及家庭健康得分的相关性,并验证家庭健康水平在职场工作者工作-家庭冲突及焦虑障碍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共有6 432名研究对象纳入本次研究。职场工作者焦虑症状检出率为42.67%(2 745人),且中重度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2.17%(783人)。男性的工作-家庭冲突得分高于女性,而女性的家庭健康得分高于男性;年龄在19~35岁的职场工作者其焦虑、工作-家庭冲突得分较高,家庭健康得分较低;已婚、中学学历、核心家庭类型、兄弟姐妹数量多、收入水平高、无债务的群体,其焦虑得分较低;居住于农村、未婚、低收入水平、有债务以及无兄弟姐妹的群体,其工作-家庭冲突得分较高;而居住于城镇、文化水平高、已婚、核心家庭类型、兄弟姐妹数量多且高收入的群体,其家庭健康得分较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障碍与家庭健康呈负相关(r=-0.322,P<0.01),与工作-家庭冲突呈正相关(r=0.481,P<0.01),家庭健康与工作-家庭冲突呈负相关(r=-0.299,P<0.01)。工作-家庭冲突可直接引起职场工作者焦虑障碍,同时家庭健康水平在工作-家庭冲突与焦虑障碍之间存在着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20%。结论 工作-家庭冲突不但对焦虑障碍有直接影响,还通过家庭健康水平影响焦虑障碍水平。对在职人群的家庭健康水平给予更多关注,可以缓解职业人群在职场中的焦虑。

    2025年05期 v.43 591-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子制造业女工焦虑和抑郁症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李晓艺;陈惠清;周珊宇;虞心阳;黄曼琪;杨敏;陈嘉斌;

    目的 分析电子制造业女工焦虑和抑郁症状对睡眠障碍的影响,为降低该人群睡眠障碍的发生风险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2022年7—9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广东省195家电子制造业女工为研究对象,评估其焦虑和抑郁症状及睡眠障碍的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女工发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及焦虑和抑郁症状交互作用对其睡眠障碍的影响。结果 回收调查问卷5 500份,获得有效问卷4 9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5%。女工睡眠障碍、焦虑症状、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3.3%(1 157/4 976)、5.4%(267/4 976)、12.5%(621/4 9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无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女工,无焦虑症状但有抑郁症状、有焦虑症状但无抑郁症状、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女工出现睡眠障碍的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2.942、2.649、5.811;相比初中及以下学历、平均工作时长≤40 h/周、非夜班作业的女工,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平均工作时长≥55 h/周、夜班作业的女工出现睡眠障碍的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1.382、1.261、1.460;相比平均在岗工龄0.5~<2.0年的女工,工龄2.0~<5.0年的女工出现睡眠障碍的风险更低,OR值为0.74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焦虑和抑郁症状均可增加电子制造业女工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两者同时存在可能进一步增加睡眠障碍的发生率。

    2025年05期 v.43 598-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省某市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对职业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庹芳旭;熊猛;王舰;曾友光;陈群;

    目的 了解贵州省某市一线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OHL)水平与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两者关系,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全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调查个人问卷》调查某市7个行业的劳动者OHL水平及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职业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实际调查3 643名一线劳动者,回收有效问卷3 515份,有效回收率96.49%。劳动者总体OHL水平为33.80%,4个维度OHL水平依次为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职业健康法律知识、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分别为71.75%、45.18%、29.19%、24.95%。第二产业的OHL水平为44.86%,高于第三产业的32.02%(P<0.001);4个维度OHL水平最高的行业均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劳动者抑郁、焦虑、职业紧张检出率分别为73.06%、37.24%、26.3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是女性的1.309倍;具备OHL者发生职业紧张、抑郁、焦虑的风险分别为不具备者的0.515、0.652、0.602倍。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者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为大学本科及以上者的0.797、0.660倍,而低学历者(不识字至高中)抑郁与焦虑风险均低于大学本科及以上者(OR=0.389~0.464、0.369~0.760)。<30岁和30~39岁者发生抑郁的风险分别为≥50岁的2.302和1.786倍,焦虑风险分别为1.862和1.509倍。大型企业劳动者发生职业紧张、抑郁、焦虑的风险分别为小型企业的0.734、0.440、0.541倍。工龄<5年、5~9年、10~14年的劳动者发生抑郁、焦虑的风险均低于工龄≥15年者(OR=0.519~0.651、0.679~0.723)。平均每周工作时间≤40 h的劳动者发生抑郁的风险是≥55 h者的0.498倍,≤40 h、41~44 h的劳动者发生焦虑风险分别是≥55 h者的0.489、0.690倍;≤54 h者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55 h者的0.600~0.663倍。结论 该市一线劳动者的OHL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劳动者职业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应重视对<39岁、大学本科及以上、工龄≥15年、平均每周工作时间≥55 h、小型企业的劳动者的职业心理健康干预。

    2025年05期 v.43 603-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重点行业职业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丽丽;张瑞丰;武瑞;杨苒;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重点行业重点职业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5—1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9个重点行业一线员工作为调查对象,发放《全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调查个人问卷》调查职业健康素养水平,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职业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9个重点行业一线员工12 484名,职业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49.9%,第二产业劳动者的OHL总体水平(53.2%)高于第三产业劳动者(4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比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劳动者,高中/职高/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劳动者OHL水平更高(OR=1.340、2.125、3.352);相比平均月收入<3 000元的劳动者,平均月收入为3 000~4 999元、5 000~6 999元、≥7 000元的劳动者OHL水平更高(OR=1.731、2.327、2.830);相比从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劳动者,从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疗卫生业、教育业和环境卫生业的劳动者的OHL水平更高(OR=1.296、1.561、5.385、1.558、2.667),快递/外卖配送业劳动者的OHL水平更低(OR=0.784);相比国有单位的劳动者,事业单位、其他性质单位(个体经济组织及外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等)的劳动者的OHL水平更低(OR=0.183、0.730);相比不足20人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人员规模在20~299人、300~999人、1 000人及以上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的OHL水平均更高(OR=1.460、1.333、1.404);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职业健康素养水平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重点关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交通运输业、快递/外卖业和环境卫生业,以及低收入、低学历、小微型企业的劳动者,对不同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宣教方式和干预措施,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

    2025年05期 v.43 610-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市闵行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职业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周明越;孙艳;秦昶晨;张晟杰;楼晓东;唐哲;黄伟栋;

    目的 调查上海市高新科技产业园区职业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提高园区职业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4年3—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2个高新科技产业园区32家企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的1 122名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素养调查。结果 共回收1 088份有效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96.97%。劳动者总体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64.43%,其中职业健康法律知识、职业健康防护知识、职业健康防护技能及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等4个维度的素养水平分别为62.78%、82.17%、42.46%和64.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18~29岁相比,30~39岁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素养水平提高(OR=1.51,95%CI:1.07~2.14),≥50岁者则降低(OR=0.40,95%CI:0.22~0.70);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劳动者较初中及以下学历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高(OR=2.19,95%CI:1.34~3.58);工龄6~10年和≥11年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素养水平高于≤2年者(OR=2.07、3.15,95%CI:1.40~3.08、1.79~5.69);中型企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大型企业(OR=1.55,95%CI:1.07~2.25);外资企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国有企业(OR=1.70,95%CI:1.31~1.7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维度职业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劳动者职业健康法律知识素养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和企业所有制类型;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学历、企业规模和企业所有制类型;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学历和是否设有专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工龄、企业规模和企业所有制类型。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高新科技工业园区职业人群职业健康素养还需进一步提升。年龄、学历、工龄、企业规模和企业所有制类型是影响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的潜在因素。应加强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职业健康方面的帮扶,强化对学历较低、年龄较小和工龄较短的劳动者的培训,特别是职业健康防护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

    2025年05期 v.43 616-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2017—2023年广州市白领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楚柔;何英健;张瑞琪;邹冠炀;饶远立;

    目的 分析2017—2023年广州市白领职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该人群控制血尿酸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3年12月在广州市3家三甲综合医院进行体检的职工为研究对象,收集空腹血糖、血尿酸及血脂等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3 918名研究对象,13 334人(占95.8%)至少存在1项检查异常,其中高尿酸血症5 298人,检出率为38.07%。男性总体患病率(48.87%)高于女性(19.55%),但在60岁及以上人群中,女性患病率(54.29%)高于男性(45.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于男性,30岁及以上的白领职工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均高于20~29岁组(OR=0.621~0.744,均P<0.05);代谢指标中,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的白领职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均升高(OR=2.250、1.242、1.198,均P<0.05);有脂肪肝的白领职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降低(OR=0.720,95%CI:0.625~0.829,P<0.05)。对于女性,30~39岁、40~49岁的白领职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低于20~29岁者(OR=0.737、0.785,均P<0.05),而50~59岁和60岁及以上的白领职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高于20~29岁者(OR=1.878、3.106,均P<0.05);在代谢指标中,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的白领职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均升高(OR=2.453、1.323、1.197,均P<0.05)。结论 广州地区白领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性别、年龄及血脂代谢指标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男女患病风险随年龄变化呈现差异化。应针对该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

    2025年05期 v.43 62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创正压通气改善尘肺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高乳酸血症的效果观察

    陈育全;林毓嫱;林静茹;陈佳琪;刘超;王致;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在改善尘肺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高乳酸血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4年2月在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接受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的49例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监测患者肺灌洗前以及术后无创正压通气前、后的血气分析情况,观察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变化,评估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与肺灌洗前相比,术后无创正压通气前患者的动脉血pH值、氧分压(PO_2)水平下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_(A-a)O_2)、阴离子间隙(AG)和乳酸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无创正压通气后,患者的动脉血pH值升高,P_(A-a)O_2、AG和乳酸水平下降,与通气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有效改善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高乳酸血症,促进患者呼吸和肺功能的恢复。

    2025年05期 v.43 628-630+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市木制家具行业噪声频谱特征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研究

    傅绍周;潘文娜;林芳;邓永芳;刘可平;

    目的 通过分析某市木制家具行业噪声频谱特征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探索降低该行业噪声致听力损失的工程防护措施。方法 2024年3—8月,使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市327名家具行业接噪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工人基本情况,现场噪声检测分析噪声频谱特征信息,并通过纯音听阈测试对研究对象进行纯音听力气导和骨导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频谱特征与接噪工人听力损失的相关性。结果 327名接噪工人中任一频率出现听力损失的有260人,检出率为79.51%,年龄为(40.72±8.81)岁。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累积噪声暴露量(CNE)每增加1 dB(A)·年,该行业接噪工人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加1.094倍(P<0.05);与女性相比,男性工人更易发生听力损失(OR=2.306,95%CI:1.125~4.726);与中频段噪声组相比,中高频段噪声组(OR=3.043,95%CI:1.038~8.917)和高频段噪声组(OR=2.765,95%CI:1.500~5.096)工人更易发生听力损失。结论 该市木制家具行业工人听力损失与其噪声频谱特征密切相关,中高频和高频噪声导致该行业接噪工人听力损失的风险更大。相关企业应采取措施,在降低工作场所噪声声压级的同时,减少使用以中高频或高频为主的设备,并及时关注工人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及听力损失情况,减少其职业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2025年05期 v.43 631-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石化企业延迟焦化装置密闭除焦技术改造及其效果评估

    胥凯;邱乐;杨龙;朱新丽;赵利娟;阿里木江·阿布力孜;

    目的 通过对某石油化工企业延迟焦化装置进行密闭除焦技术改造,探讨密闭除焦技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某延迟焦化装置实施密闭除焦技术改造,并对改造前后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采用半定量风险评估综合指数法评估密闭除焦技术改造效果的有效性。结果 本次技术改造采用安全环保型延迟焦化密闭除焦、输送及存储成套技术(S-CCHS),主要是将除焦单元的露天焦池改为密封脱水仓,焦炭直接由管式输送带运输,除焦过程产生的少量粉尘和毒物经集中收集后净化处理,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和接触时间。综合指数法结果显示,改造后各职业病危害因素风险等级均低于改造前,其中焦炭粉尘、汽油、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的职业健康风险等级从低风险(R=2)降至可忽略风险(R=1),硫化氢和苯的职业健康风险等级从中等风险(R=3)降至低风险(R=2)。结论 密闭除焦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风险,符合石油化工企业延迟焦化装置密闭除焦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025年05期 v.43 636-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应急管理

  • 基于认知性访谈的医疗应急团队非技术技能评价系统的汉化与调适

    戚雯雯;景峰;赵淑媛;黄晨;胡嘉乐;王彩凤;

    目的 引入Cooper等研发的医疗应急团队评价(TEAM)英文版量表,对其行为标记进行汉化,通过认知性访谈优化中文版量表的语言表达与文化适应性,并验证其在我国医疗应急团队真实急救场景中的适用性,为医疗应急团队的非技术技能(NTS)评价提供可靠工具。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20名医疗应急团队人员,开展2轮认知性访谈,系统修订TEAM量表存在歧义的条目及行为标记;进一步基于75段真实急救场景视频,由2名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独立运用中文版TEAM量表进行评分,综合评估量表信度和效度。结果 第1轮访谈发现6个条目、12条行为标记的语义表达和理解存在歧义,经讨论后修订;第2轮访谈中所有受访者认为,条目内容和行为标记与原量表语义一致。形成的中文版TEAM量表包括3个维度(领导力、团队合作和任务管理)、11个条目及1项全面评价和77条行为标记。量表的评分者间信度(ICC)为0.941,整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48,各维度间为0.350~0.699,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自由度比(χ~2/ν)为1.207,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52,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23,Tucker-Lewis指数(TLI)为0.897,标准化的均方根残差(SRMR)为0.069。结论 认知性访谈有效调适了原TEAM量表的语言表达,提升了目标人群的理解度与接受度;中文版TEAM量表适用于我国医疗应急团队真实急救场景中的NTS评价。

    2025年05期 v.43 641-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博弈论-云模型的环卫工人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价

    杨晓睿;李利;白彩军;江黎丽;

    目的 系统识别环卫工人职业健康安全(OHS)风险影响因素,科学评估其风险等级,并提出针对性保护措施,保障其生命健康与职业权益。方法 首先基于“人、机、环、管”系统安全理论,建立环卫工人OHS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序关系分析法(G1法)计算主观权重,采用复杂信息下的指标客观权重计算法(CRITIC法)确定客观权重,通过博弈论对主客观权重进行有机结合,获得最优组合权重。引入云模型理论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实现风险等级可视化与定性定量转换。结果 建立的环卫工人OHS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含9项一级指标(组合权重):人口学特征(0.119 1)、职业素养(0.086 5)、应急素养(0.121 3)、工具安全性(0.071 4)、组织制度(0.094 9)、工作环境(0.215 3)、相关政策(0.065 5)、有害物质暴露(0.163 0)、社会地位(0.063 1);下属32项二级指标;环卫工人OHS风险综合云特征值为(80.271 7,3.631 4,1.116 1),风险评估等级为“良”。结论 通过主客观赋权与云模型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环卫工人OHS风险的科学量化与等级划分,识别出高风险指标为职业素养、应急素养和工具安全性等,可为环卫行业职业健康风险管理和政策制订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2025年05期 v.43 648-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医务人员应急素质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徐赟;陆惠群;赵玉;张伊梦;何涛;

    目的 构建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胜任力模型,为优化应急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冰山模型”,初步拟定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5名领域专家进行访谈,确定最终指标体系。据此编制调查问卷,对365名医务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并基于回收数据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模型的信度、效度及结构适配性。结果 最终形成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胜任力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以及24个二级指标。冰面以上显性胜任力包括知识储备与专业技能,冰面以下隐性胜任力涵盖通用能力、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模型具有良好的测量质量: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各维度组合信度(CR)均> 0.9,平均方差抽取量(AVE)均高于0.7;模型拟合良好[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34,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86,χ~2自由度比(χ~2/ν)为2.343],标准化因子载荷均> 0.765,结构效度理想。结论 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胜任力模型具有良好的科学性、结构稳定性与测量精度,可为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人才选拔与应急管理策略提供支持,有助于系统提升医务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2025年05期 v.43 656-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空航空器在紧急医学救援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策略分析

    黄天翔;张世翔;冯瀛尹;

    低空航空器在紧急医学救援中的应用已成为提升国家综合救援能力的关键一环。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低空航空器在紧急医学救援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当前应用中存在的低空空域管理制度不完善、低空紧急医学救援人员缺乏、基础设施和装备配套不完善、装备设施运维成本高昂且不可持续等问题。基于“情境-任务-能力”分析框架,提出了低空航空器在紧急医学救援中的应用设计与相应的应用策略建议。

    2025年05期 v.43 662-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苯诱导Nrf2敲除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周昊;马星宇;高晨;邢秀梅;李道传;

    目的 探讨苯暴露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基因敲除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Nrf2基因敲除(Nrf2~(-/-))和野生型(WT)C57BL/6小鼠,通过独立通气笼动态染毒系统建立苯暴露模型,苯染毒浓度分别为0、3.47、34.75 mg/m~3,染毒情况为6 h/d,6 d/周,共染毒28 d。通过精子形态学分析及睾丸组织病理学评估雄性生殖系统损伤情况,结合基因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索其作用机制及潜在的信号通路。结果 Nrf2基因敲除加剧了苯暴露诱导的小鼠雄性生殖系统损伤,低剂量(3.47 mg/m~3)和高剂量(34.75 mg/m~3)苯染毒组Nrf2~(-/-)小鼠精子畸形率分别增加14.46%和28.31%,精子存活率分别下降8.2%和39.2%;睾丸病理结果显示,Nrf2~(-/-)小鼠睾丸生精小管结构出现异常,管腔直径分别下降57.42、56.61μm,上皮厚度分别减少50.62、37.98μm,并伴有空泡化病变及炎性浸润。WT组在高剂量苯暴露时生精小管上皮细胞排列呈现出紊乱状态,同时精子畸形率显著增加24.49%。上述所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转录组学结果显示,药物代谢通路、氧化应激通路和癌症相关通路发生了变化。结论 苯暴露可能通过扰动药物代谢、癌症和氧化应激等通路造成Nrf2~(-/-)小鼠的雄性生殖系统损伤,Nrf2在苯暴露中起到保护作用,敲除Nrf2基因会加重苯诱导的小鼠雄性生殖系统损伤。

    2025年05期 v.43 668-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硅胶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醇胺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

    刘浏;张妍;傅佳;胡晓宇;钟磊;曹冬冬;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硅胶管采样和离子色谱分析的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醇胺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硅胶管采集空气中的乙醇胺,以10 mL 10 mmol/L甲磺酸溶液为解吸液,超声处理10 min进行解吸。解吸液经Dionex ICS-1100离子色谱仪分析,使用Dionex IonPac CS16阳离子分离柱进行色谱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依据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方法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 5;检出限为0.004μg/mL(进样量为25μL);以采样体积为4.5 L计算,该方法的最低定量浓度为0.029 mg/m~3;方法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79%~3.10%;加标回收率为97.0%~97.7%;乙醇胺样品在4℃下能稳定保存7 d。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醇胺的日常监测。

    2025年05期 v.43 675-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动态

  •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解读

    <正>GBZ 188—2025《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于2025年8月20日发布,自2026年8月1日起施行,GBZ 188—2014同时废止。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增加的主要内容本次修订增加了接触甲苯、溴丙烷、碘甲烷、环氧乙烷、氯乙酸、铟及其化合物、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β-萘胺、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硬金属粉尘、毛沸石粉尘、低温、激光、蜱传脑炎病毒、布氏疏螺旋体、人免疫缺陷病毒作业人员、刮研作业、井下工人长期蹲跪姿、爬行、侧卧、肩抗作业、制造业工人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应急救援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

    2025年05期 v.43 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法规与标准

  •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 第8部分:汽车修理与维护作业》标准解读

    陈凤琼;贾宁;王忠旭;李莹;韩承;梁婧;李小平;曹磊;杨燕;邓华欣;

    团体标准T/WSJD 14.8—2024《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第8部分:汽车修理与维护作业》为中国汽车修理与维护作业提供全工序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预防措施。标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论体系,通过前期调查界定范围,对生产工艺特征与操作模态进行多维度解析,运用风险识别矩阵对潜在的WMSDs损伤部位进行量化定位,建立了工程技术干预模块及动态效能评估机制。通过整合性工效学优化策略构建多维干预框架,重点涵盖操作体位生物力学适配性改良、作业流程组织行为学重构、人机界面环境智能优化、社会心理负荷调控等核心维度,形成覆盖物理空间-认知空间-组织空间的三元协同防护体系。通过43条与汽车修理与维护企业特点相适应的干预措施示例,为改善现有工作环境提供实用指导。本文就标准立项背景、制定过程、基础依据和主要内容等进行解读和分析,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充分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所提出的工效学方案,为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持,以促进行业标准化,提升员工整体福祉。

    2025年05期 v.43 680-682+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甲醛暴露与呼吸系统损伤及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黄子倩;孙全创;石微;白晓彦;裘洪梅;

    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来源广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污染物。甲醛暴露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威胁。研究表明,长期甲醛暴露可引发人体呼吸系统损伤及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12年将FA列为1类致癌物。随着甲醛暴露与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癌症相关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哮喘、急性白血病、鼻咽癌等为主要代表的疾病在流行病学数据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对甲醛进行新的总结及认识。本研究归纳了FA暴露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及癌症(包括鼻咽癌、白血病、淋巴瘤等)的相关性,探讨了降低FA浓度的有效措施,为FA暴露与疾病发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实用建议。

    2025年05期 v.43 683-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轮班护士睡眠状况相关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牛荻;王茜;杨凤娟;马京华;鲍宿灿;冯会玲;

    良好的睡眠既是维持日间体力和精力的基础,也是高效工作的保证。选择科学、可靠的评估工具准确评估轮班护士睡眠状况,实现早期预警和干预至关重要。本研究就轮班护士睡眠现状及睡眠质量评估工具、睡眠障碍评估工具以及睡眠相关生理指标评估工具的主要内容、信度与效度、局限性及应用现况进行综述,提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应注重量表的本土化调整与创新,同时加强跨学科合作,确保评估工具既符合国际标准又能适应国内实际情况,最终实现对轮班护士睡眠健康的精准评估与管理。

    2025年05期 v.43 68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救援人员区域协同调度配置研究综述

    吾超;姚娟;查宁;张凯;王梅;何帅;林亚玮;郎红娟;

    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救援须跨区域精准调度人员。本文全面梳理了生物安全事件概念及区域协同调配的重要性,不同国家应急救援人员在生物安全事件中协同配置调度实践,区域协同调度配置关键制约因素、调配策略和启示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须采用针对性的数学模型来实现人员的科学、合理调配,以解决区域协调难题。

    2025年05期 v.43 693-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